【精选】Docker 多阶段构建镜像multi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dockerfile ve multi 【精选】Docker 多阶段构建镜像multi

【精选】Docker 多阶段构建镜像multi

2023-11-05 16:18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多阶段构建是一个新特性,需要 Docker 17.05 或更高版本的守护进程和客户端。对于那些努力优化 Dockerfiles 并使其易于阅读和维护的人来说,多阶段构建非常有用。

在之前先来学习术语:

multi-stage 多阶段build 构建image 镜像stage 阶段 一、使用在多阶段构建之前

构建镜像时最具挑战性的事情之一就是缩小镜像大小。 Dockerfile 中的每一条指令都会在镜像中添加一个层,在进入下一层之前,您需要记住清除所有不需要的工件。

要编写一个真正高效的 Dockerfile,传统上需要使用 shell 技巧和其他逻辑来保持层尽可能小,并确保每一层都有它需要的来自前一层的工件,而没有其他东西。

实际上,有一个 Dockerfile 用于开发环境(包含构建应用程序所需的所有内容,包括编译工具等),同时有一个精简的 Dockerfile 用于生产环境(仅包含应用程序和运行应用程序所需的内容)是非常常见的。这被称为“建造者模式”。维护两个 Dockerfiles 并不理想。

这里一个例子,对比一下 Dockerfile

优化前 Dockerfile:

FROM openjdk:8u171-jdk-alpine3.8 ADD . /app WORKDIR /app RUN apk add maven \ && mvn clean package \ && apk del maven \ && mv target/final.jar / \ && cd / \ && rm -rf /app \ && rm -rf /root/.m2 ENTRYPOINT java -jar /final.jar

优化后 Dockerfile:

FROM openjdk:8u171-jdk-alpine3.8 as builder ADD . /app WORKDIR /app RUN apk add maven \ && mvn clean package \ && apk del maven \ && mv target/final.jar / FROM openjdk:8u181-jre-alpine3.8 as environment WORKDIR / COPY --from=builder /final.jar . ENTRYPOINT java -jar /final.jar 很明显,优化后的 Dockerfile 新增了 FROM AS 这个命令,并出现了两个 FROM。这就是多阶段构建。请注意,此示例还使用 Bash 操作符 && 将两个 RUN命令人为压缩在一起,以避免在镜像中创建额外的层。这很容易发生故障,也很难维护。例如,很容易插入另一个命令而忘记使用 \ 字符继续行。 二、了解下多阶段构建

多阶段构建是 Docker 17.05 的新增功能,它可以在一个 Dockerfile 中使用多个 FROM 语句,以创建多个 Stages(阶段)。每个阶段间独立(来源请求),可以通过 COPY --from 来获取其它阶段的文件

看看在 Dockerfile 中使用编译工具构建一个 JAR,并只保留构建完的 JAR 和运行时交给 Image,其它则扔掉应该怎么做:

# 第一阶段——编译 FROM openjdk:8u171-jdk-alpine3.8 as builder # 自带编译工具 ADD . /app WORKDIR /app RUN ... 省略编译和清理工作... # 现在,JAR 已经出炉。JDK 不再需要,所以不能留在镜像中。 # 所以我们开启第二阶段——运行,并扔掉第一阶段的所有文件(包括编译工具) # 第二阶段——运行 FROM openjdk:8u181-jre-alpine3.8 as environment # 只带运行时环境 # 目前,编译工具等上一阶段的东西已经被我们抛下。目前的镜像中只有运行时环境, # 我们需要把上一阶段的结果拿来,其它不要。 COPY --from=0 /final.jar . # 好了,现在镜像只有必要的运行时和 JAR 了。 ENTRYPOINT java -jar /final.jar

如上就是多阶段构建的介绍

三、使用多阶段构建 1. 只有最后一个stage才会被纳入image中

多阶段构建的核心命令是 FROM。FORM 对于身经百战的你来说已经不用多讲了。在多阶段构建中,每次 FROM 都会开启一个新的 Stage(阶段),可以看作一个新的 Image(不够准确、来源请求),与其它阶段隔离(甚至包括环境变量)。只有最后的 FROM 才会被纳入 Image 中。

我们来做一个最 simple 的多阶段构建例子:

# Stage 1 FROM alpine:3.8 WORKDIR /demo RUN echo "Hello, stage 1" > /demo/hi-1.txt # Stage 2 FROM alpine:3.8 WORKDIR /demo RUN echo "Hello, stage 2" > /demo/hi-2.txt 可以自己构建一下这个 Dockerfile,然后 docker save > docker.tar 看看其中的内容。不出意外应该只有 /demo/hi-2.txt 和 Alpine。在这个 Dockerfile 中,我们创建了两个阶段。第一个阶段创建 hi-1.txt,第二个阶段创建 hi-2.txt,且第二个阶段会被加入最终 Image,其它不会。 2. 复制文件——阶段间的桥梁

如果阶段间完全隔离,那么多阶段就没有意义——上一个阶段的结果会被完全抛弃,并进入全新的下一阶段。

我们可以通过 COPY 命令来获取其它阶段的文件。在多阶段中使用 COPY 和普通应用完全一致,仅需要添加 –form ` 即可。那么,我们修正上一个例子,使最终镜像包含两个阶段的产物:

# Stage 1 FROM alpine:3.8 WORKDIR /demo RUN echo "Hello, stage 1" > /demo/hi-1.txt # Stage 2 FROM alpine:3.8 WORKDIR /demo COPY --from=0 /demo/hi-1.txt /demo RUN echo "Hello, stage 2" > /demo/hi-2.txt 重新构建并保存(Save),你会发现多了一层 Layer,其中包含 hi-1.txt。第二个 FROM 指令用 alpine:3.8 镜像作为基础,开始一个新的构建阶段。COPY --from=0 行只将前一阶段的构建工件复制到这个新阶段;FROM 指令的第一个整数从 0 开始,0代表第一阶段 3. 阶段命名——快速识别

每次使用 stage index 并不是一件很妙的事情。 这时候,可以通过阶段命名的方式给它们赋予名字,以方便识别。

为阶段添加名字很简单,只需要在 FROM 后加上 as 即可。

现在,我们更新 Dockerfile,给予阶段名称并使用名称来 COPY。

# Stage 1, it's name is "build1" FROM alpine:3.8 as build1 WORKDIR /demo RUN echo "Hello, stage 1" > /demo/hi-1.txt # Stage 2, it's name is "build2" FROM alpine:3.8 as build2 WORKDIR /demo # No longer use indexes COPY --from=build1 /demo/hi-1.txt /demo RUN echo "Hello, stage 2" > /demo/hi-2.txt

重新构建并保存,结果应该同上次相同。

4. 仅构建其中的部分阶段——轻松调试

Docker 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方便的调试方式——仅构建部分阶段。它可以使构建停在某个阶段,并不构建后面的阶段。这可以方便我们调试;区分生产、开发和测试。

仍然沿用上次的 Dockerfile,但使用 --target 参数进行构建:

$ docker build --target build1 .

再次 Save,你会发现只有 build1 的内容。

总结

这就是一些多阶段构建的用法

很显然,利用多阶段无需包含无用的 JDK,JDK 只在编译时起作用,编译完便无用了,只需要 JRE 即可。所以,利用多阶段构建可以隔离编译阶段和运行阶段,以达到镜像最优化。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